境外投資成為眾多企業尋求新增長機遇的重要途徑。而在這一過程中,境外投資(ODI)備案是不容忽視的關鍵環節。接下來,讓我們深入剖析境外投資(ODI)備案的內涵、重要性、流程及相關要點。哪些情況下需要備案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詳細梳理一下。
境外投資(ODI,即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備案,是指中國境內企業、團體等投資主體,以現金、實物、無形資產等方式在境外通過新設、并購、參股等手段,以控制境外企業的經營管理權為核心目的的經濟活動,需要依據相關法規向國內有關部門申請備案或核準的一系列程序。
進行境外投資的投資主體,包括兩大類。
1、中國境內的各類法人,包括各類工商企業、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部門、事業單位等,這些機構屬于中國境內的法人機構,受中國內地法律的管轄約束。
2、由國內投資主體控股的境外企業或機構,境內機構通過這些境外企業或機構對境外進行投資。這些境外企業或機構不屬于中國內地的法人機構,不受內地相關法律的制約,但境內機構通過這些境外機構向境外進行投資時,仍然需要按照國內有關企業投資項目核準的政策規定,履行相應的核準手續。與國際慣例相同,在國內具有投資資格的自然人也可在境外投資。
提交申請材料:企業準備詳細的項目申請報告,內容涵蓋投資主體情況(企業經營狀況、財務狀況、股權結構等)、境外投資目的(闡述投資對企業戰略發展的意義)、投資方式(新設、并購、參股等具體形式)、投資規模、投資結構、資金來源以及前期工作落實情況說明(包括盡職調查、可行性研究報告、投資環境分析評價等)。此外,還需提交投資主體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對外投資設立企業或并購相關章程(或合同、協議)、相關董事會決議或內部決議、經審計的財務報表以及境外投資真實性承諾書等材料。
審核與評估:發改委對企業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全面審核,重點關注項目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產業政策和境外投資政策導向,投資主體的資金實力和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等。對于敏感類項目(涉及敏感國家和地區、敏感行業的項目),發改委可能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實地核查或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審核過程更為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