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轉讓給他人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這些風險涉及法律、財務及品牌等多個層面。首先,從法律角度來看,商標轉讓必須遵循嚴格的法定程序和規定。在商標轉讓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風險,那應該如何避諱風險呢?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無效轉讓風險:
如果商標轉讓不符合法律規定或存在瑕疵,商標局可能拒絕核準轉讓申請,導致轉 讓無效。
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可能面臨法律糾紛和經濟損失。
非法轉讓風險:
轉讓人并非商標所有人或無權代表全部商標所有人進行轉讓,構成非法轉讓。
非法轉讓可能導致商標權歸屬不清,引發法律糾紛。
1. 商標轉讓合同生效與商標權利正式移轉之間存在時間差:
《商標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轉讓注冊商標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簽訂轉讓協議,并共同向商標局提出申請。受讓人應當保證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第三款規定,轉讓注冊商標的,商標注冊人對其在同一種商品上注冊的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注冊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應當一并轉讓。第四款規定,對容易導致混淆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轉讓,商標局不予核準,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轉讓注冊商標經核準后,予以公告。受讓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標專用權。
鑒于商標權雖然是私權,但與公共利益緊密相關,因此其流轉必須受到一定限制。在轉讓協議簽訂后、商標權利正式移轉前,如果出現可能影響公共利益的情況,商標局將不予核準轉讓。
2. 商標轉讓人隱瞞商標的權益漏洞:商標轉讓人在轉讓過程中可能隱瞞商標已被許可他人使用、被質押抵債或已被轉讓等問題,這些隱瞞可能導致受讓人在后期使用商標時遭遇法律糾紛。
為了降低這些風險,建議商標轉讓人和受讓人在轉讓前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了解商標的權利狀況、轉讓限制和潛在的法律糾紛。同時,應簽訂明確、合法的轉讓合同,并嚴格按照法定程序辦理轉讓手續。在轉讓過程中,雙方應保持溝通暢通,及時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