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適用于境內企業通過跨境物流將貨物出口至海外倉,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實現交易后從海外倉送達購買者,并向海關傳輸相關電子數據的模式(海關監管方式代碼“9810”)。跨境電商企業應當依據海關報關單位備案有關規定在所在地海關辦理備案,并在跨境電商企業類型中勾選相應企業類型。
行業布局多元市場和多平臺以分攤風險的情緒愈發濃厚。李昌恒同時是珠海國際辦公設備及耗材展覽會主辦方的負責人。這個展覽是全球打印耗材產業最重要的展覽會之一。李昌恒留意到,很多企業都在尋找新興市場,比如南美、中東、東南亞和其他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我們近幾年也在關注和布局新興市場,近期正在做中東和南美的考察。”楊明指出,中東有很多基建需求,像沙特利雅得,正在推進的“國王公園”就是一個大型建設項目,此外城市發展也有不少基建項目,會帶來很大的商機。而在南美,跟中國的距離比較遠,因此中國商品在當地市場的滲透率還有很大空間。
海外倉的運作流程主要包括頭程運輸、倉儲管理和尾程運輸。具體如下:
頭程運輸:商家通過海運、空運或聯運等方式,將貨物從國內倉庫運輸至目的地國家的港口或機場,并完成出口報關和進口清關等手續,清關后再送達海外倉。
倉儲管理:海外倉接收貨物后,進行入庫和上架操作。商家可通過物流信息系統遠程實時管理庫存。
尾程運輸:當買家下單后,海外倉根據訂單信息進行分揀、打包和出庫,然后通過當地快遞將商品配送給客戶。
海外倉主要有三種類型:
第三方海外倉:由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建立并運營,可為不同跨境電商商家提供清關、入庫質檢、訂單處理、分揀、配送等服務。
平臺海外倉:依托電商平臺建立,如亞馬遜FBA倉,提供倉儲、揀貨、打包、派送、收款、客服與退貨處理等—站式服務。
自營海外倉:由跨境電商賣家自己建立和管理,能根據自身需求靈活安排倉儲和物流等事宜,但建設和運營成本較高,通常由大型電商或進出口企業設立。海外倉有助于解決跨境電子商務中的物流和配送問題,具有縮短配送時間、降低運輸成本、簡化清關流程、方便退換貨等優勢,能有效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增強跨境電商企業的競爭力。